
4月19日下午,由中科院院士、物理化学家、教育家陈懿主讲的《大学本科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报告会在NF103学术报告厅举行。他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思考,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大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如何培养创新素质等问题。报告会由学院党委书记费英勤主持,学院前院长俞庆森、学院学工部部长周树红等出席报告会。
陈懿院士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化学系和校行政领导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中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南京大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次报告会,陈懿院士主要就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和创新素质如何培养两个话题做了深刻讲解。他引用哈佛大学第24任校长普西的话指出,不同的大学定位不同,特色各异,培养的人才也不同,但有两点是相通的:即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作为创新人才主要对象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亦是能力、理想、品格、人生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拔苗助长,要尊重人成长的规律,循序渐进。特别是本科阶段的教育,要按照规律办学,奠定人才成长扎实的基础。
陈懿院士随后就创新素质如何培养做了详细的阐述,他引用浙大校友季理真勤奋求学、不懈探索的故事,爱因斯坦、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雪莉·蒂尔曼等名人的名言以及美国大学教育和我国的比较,强调要培养创新素质,一是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地刻苦学习;二是要自强坚毅,追求卓越,不急功近利;三是要力求处理好掌握知识和培养素质的关系。另外,做学问首先是学会问,要有好奇心,有好奇心才能提出问题,有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才能导致新理论的诞生。
报告最后,陈懿院士引用“见人们所共见,想他人所未想”和“师傅带进门,修行靠自身”这两句话作总结,希望学校要下大决心逐个解决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些基本性问题,遵循办学规律,切实地抓好软环境建设,用科学的态度营造好的发展环境。希望学生在大学阶段要懂得吃苦,夯实人生的根基,培养良好的心态,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方能从容应对莫测的人生之路。持续两个小时的报告会,陈懿院士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独到的见解感染了在场的师生,在无形中引导着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