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丰富同学们的献血知识,倡导“爱心、责任心、感恩心”的校园文化,发扬“博爱、奉献”精神,校团委于2014年4月18日组织我校爱心社成员、校青协志愿者前往宁波市中心血站进行参观。
据了解,宁波市中心血站始建于1986年,是一家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下设余姚、慈溪、宁海、象山采供血点及奉化储血点,承担着全市11个县(市)区百余所医疗单位的临床治疗和抢救用血任务。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年供血量达到21吨,已成为宁波市血液采集、供应、科研、教学和临床输血服务中心。
到达血站后,血站工作人员首先带领同学们观看了一段视频。视频讲述的是大学生为宁波市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小男孩送去祝福和关怀的真实故事。随后,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参观血站的各个工作室,深入了解献血过程以及血液各成分分离和加工过程。同时,工作人员向同学们深入讲解了有关献血、血液组成的相关知识。
据介绍,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一个人一次献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在1~2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会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血小板功能和数量均正常的健康人,适量捐献血小板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另外,捐献成分血比捐献全血利用率更高,对于输血的病人来说有更高的安全性,而且献成分血的时间间隔只需两周。
无偿献血是健康适龄公民自觉献出可以再生的少量血液或血液成分,去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而献血者不要任何报酬。无偿献血是国际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推崇的献血形式。无偿献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通过参观,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随着用血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大学生更需要作为社会的表率,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去。
此外,我校爱心社于4月22日在校内举行了以“人道,博爱,奉献”为主题的献血知识竞赛活动,将献血知识进一步在广大同学中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