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博雅课堂第五讲——阳明文化的传播及现当代意义

发布日期:2016-12-08    作者:团委办公室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

在博雅课堂结束之际,学校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吴光教授来为学员们教授最后一堂课。本次课堂在6日下午三点半NF103开设,到场的不仅有博雅课堂的学员,还有很多对阳明文化感兴趣的学生,现场座无虚席。

吴光教授的讲课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课堂以两位青年朗诵开场,又以两位大学生的登台结束,展现年轻人的无限可能与蓬勃生机,这也正是吴光教授想通过阳明文化所要表达的。

吴教授通过五个方面来阐述阳明文化的传播及现当代的意义。首先教授带领学员们了解王阳明以及阳明心学,介绍了王阳明的事功,在立言上创建王门八派,在立功上平定匪乱,以及宗室叛乱和少数民族叛乱。随后讲述了阳明心学的几个核心思想主旨,分别是“良知”本体论,“致良知”方法论,“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论以及“明德亲民”的民本政治论。讲授了阳明学的根本精神,分别是道德自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力行实践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在讲到包容精神时,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不赞成有些人认为的阳明学就是禅学的说法,他认为阳明学虽然很大部分与禅学有关,但他不同于禅学,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内涵。

接下来教授便带领学员们探索阳明学的历史影响以及阳明文化的传播。其主要历史影响体现在明中后期的《学案》七派,明清之际的浙东学派,清末的龚自珍等人身上,再后来一直到现当代仍对许多人和事有深远影响。吴教授还讲到阳明学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如今日本还有不少王阳明与其弟子的著作,这也体现了阳明文化的广泛传播。

最后教授讲到阳明学在当代的意义,阳明学中的很多思想对当代的国情制定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比如明德亲民的思想就与当代的民本精神相契合,又如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也是与现在多元化社会相接轨。

吴光教授的讲课,让学员们受益匪浅,通过了解阳明学在当代的实践价值,大学生更应学习、继承和发扬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从身边做起,带动整个社会进入“知行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