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回望西迁路,不改求是魂”——听西迁二代陈天来老师讲述浙大西迁故事

发布日期:2019-10-02    作者:夏文来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

近日,生化学院、商学院、土建学院学生党员和学校团委学生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温浙大西迁历史,通过回望浙大西迁来路,坚定青年学子的使命初心。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战争。8淞沪战役失利,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火弥浸中华半壁河山。9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师生踏上漫漫西迁路程,历时两年多,横穿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6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七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

为同学们讲解浙大西迁历史的古稀老人,名叫陈天来,是一名“西迁二代”。其父亲陈锡臣先生于1935年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1937年随浙江大学西迁至湄潭,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陈天来老师做“我的湄潭情结”专题报告,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向在场师生描绘那段难忘的历史。西迁之路是无数怀揣求是精神的浙大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也是这样的精神让他在古稀之年毅然扛起传播西迁历史,弘扬求是精神的大旗,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入湄潭,守护浙大的第二故乡。

今年暑期,学校团委成立“求是黔进”专项实践团,深入贵州省的遵义、湄潭、永兴三地,寻访浙大西迁历史,并将实践成果带回学校,开办“求是黔行”西迁历史展,成立“求是黔进”大学生宣讲团。在本次活动现场,学校党委书记胡征宇为宣讲团正式授旗,并聘请陈天来老师担任宣讲团指导老师。

要实现学校“省内一流、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要激励青年前赴后继、永久奋斗,都需要精神支撑,而在西迁路上萌发和锻造的求是精神就是我们的学脉之源和精神之源。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师生回望来路、寻溯学脉,也将激励理工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