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委

基层团委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委概况 > 基层团委 > 正文

理工班干部选拔“第一考”---经贸分院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新举措

发布日期:2009-03-02    作者:经贸分院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

2月27日18:30,在SC317办公室,经贸分院学生干部选拔模式试点改革正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试点单位是经济084班。此次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班干部的产生,由“选干部”转变为“考干部”。这也是理工历史上第一次通过考试产生“班干部”。以往班干部产生主要有两种模式:学生“选举”和老师“任命”。
近年来随着民主思想在高校的普及,简单的老师“任命”班干部现象已经很少了。而“选干部”似乎成了班干部产生的主流方案。
但在实际中,我们会发现“选举”班干部也并非一个十分美好的方案,决策权似乎是从一个人手上转移到了多数人手上,但是否就促进了班级的团结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干部的选举导致的班级分裂和斗争屡见不鲜,成绩不佳但人员不错者常有斩获,默默无闻而不善言谈者难以出线。
干部的选拔无论是一人决定,还是多人决定,终究是“人治”方案。
由经贸分院学术创新与学风促进中心经过调研后,组织举办的此次“考干部”,正是为了应对“选干部”的诸多弊端而开展的试点工程,将干部选拔由“人治”转向“法治”,增加干部选拔的公开、公正和透明性。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学风干部风气的好坏与特征,对学生群体的走向影响极大。而这批先进分子如何产生,即选拔制度则是公开的导向。
学生干部的组成有班干部、学生组织、党员等几大群体。经贸分院首先从班干部着手试点,总结经验后,将来更大范围内展开学生干部选拔的公开招考。目前正在制定经贸分院四大学生组织之一的“学风委员会”干部公开招录办法,将于下学期换届时全面推广。
此次笔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考试环节。笔试部分考察了报考同学对班级基本情况的了解和班级工作的思考。考试顺利结束,在同学中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