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构建高校与地方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学院选拔优秀大学生赴鄞州区首南街道进行挂职锻炼。去年12月份经学院团委面试选拔,确定了全学院范围内14名学生入选。生化分院吴成利、陈旭桥、李凌峰、张舞、朱智慧五人通过选拔,已于上周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
五位优秀大学生以社区团支部副书记的身份开展工作。初到各自挂职的街道小区,学长学姐们便认真投入工作,有计划地熟悉情况,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小区展开摸底了解。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当地团委机关的领导下对本小区青年志愿者、青年团员、青少年文化学习传扬等方面进行协助管理。对此,接受电话采访的学长表示,工作开始虽然才仅仅四五天,但发现在街道用到了许多学校里所学到的东西,小区里住的是村民,就类似于社会化的学校,不过,以往熟悉的活动组织也面临着服务对象多样化、服务内容更加实用化的难题。学长们坦言,怎样把学校里所学的理论知识、大学生思维经验与小区具体情况相结合是目前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难关,充满自信,希望通过多听多了解,边学习边进步,一步步赶上。此外,学长学姐们希望在今后在自己的工作中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母校,他们提议加强所在小区与学校的联系,把更多的锻炼机会提供给更多的人。
参加挂职锻炼的五个人都来自06级,他们都是团学干部或曾经都有过担任团学干部的经历。五人中,担任学院与分院级部长3人,分院青协会长、分院礼仪队队长、计算机语言研究协会办公室主任各1人,此外还有担任班长、团支书、文艺委员等班级职务。长时间的团学干部经历为他们的自身锻炼和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务实勤奋、吃苦耐劳的品质,还是舞蹈、写作的特长,抑或善于交际、乐于沟通的优势。一年的挂职锻炼,又将会是他们脚下踏实的一步,那才是真正不悔的青春!
学生记者:陈剑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