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委

基层团委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委概况 > 基层团委 > 正文

机电分院“人文通识加油站”计划正式启动

发布日期:2010-05-07    作者:机能分院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

本科生教育本质是什么?
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研究生教育有何区别?
我校是否需要人文通识教育?
人文通识教育有哪些核心要义?
在我校的具体条件下又如何开展?
机电分院团委在5月6日推出的“人文通识加油站”计划正是对以上五个问题的初步尝试回答。当晚20点在分院会议室,分院学生骨干在刘炳辉老师的主持下就《地缘政治视野下的大国关系》进行了理论梳理后展开激烈论辩。
刘老师首先带领大家梳理了国际关系领域中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流派以及主要代表学者和观点。尤其是地缘政治方面各国的着力点和博弈态势。随后大家围绕着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本质是互利还是征服,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要素,当今大国崛起主要依靠陆权还是海权,中国崛起之路的地缘战略这四大问题展开激烈论辩。先后有13位同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无论是扩展海权还是优先陆权,无论是“南北”发展还是“东西”交通,同学们都深切感受到国际社会上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对我国崛起的压力和安全挑战,大家在紧迫的国际形势下都充满了心系祖国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机电分院团委在在广泛的调研与准备之后,在本学期由学生会具体牵头推出“人文通识加油站”计划。人文通识教育有三大核心的要义:第一,阅读经典文献;第二,一流学者教授;第三,论辩式学习。核心在于第一和第三。机电分院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机电特色,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对班级和学院学生干部采用小班论辩式培养,对广大学生采用推广介绍形式。
高等教育有其发展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与国情下也有具体的模式。目前我国采用的主要是苏联模式进入大学即区分专业。但随着工业革命在我国初步完成,整个社会由工业时期进入知识服务时期。原有的模式日益显示出不适应的症状。本科生教育的本质是“人文通识教育”,而非“专业教育”。职业大专教育的本质是职业教育,教人以一技之长,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教人以对某一邻域知识深入研究,而本科生教就本应是人文通识教育,即对本国历史文明的认识和对社会的全面把握上,具备对各类知识的再学习能力。
那么,我校是否需要人文通识教育呢?机电分院今年1月份主持的调研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发。从对09届毕业生247人的电话访问中,当被问及你认为我校应该加强人文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呢,选择“人文通识教育”的占57%,机电分院这一比率更高达67%。当被问及你认为何种知识在工作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时,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社交”、“人文社科知识”、“写作”、“社交礼仪”。从以上数据可以初步发现,理工学子对于人文通识教育的迫切要求,以及社会对于本科生的主要能力要求。
机电分院“人文通识加油站”计划的讨论内容涉及国学、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国际关系学、教育学诸多学科。以最大努力弥补专业教育下人文通识的不足。“人文通识加油站”也是“人文机电”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后分院团委在人文机电方面还会进一步推出系列活动。